|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彭博觀點:中國由工程師主導 美國卻被太多律師把控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本文刊發在彭博觀點,作者克裡斯托弗·比姆是自由擬稿人,他在本文中介紹了佳富龍洲分析師Dan Wang的新書,並在書中對比了美中的經濟政策不同之處。加美財經編譯,不代表支持文中觀點或確認其中事實。




當特朗普稱對美國貿易伙伴加征關稅的日期為“解放日”時,Dan Wang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便覺得很熟悉。


他最近對我說:“‘解放’並不是一個很美式的詞,更像是來自中國。”

Dan Wang對此很清楚。多年來,他在中國擔任宏觀研究機構的分析師,研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講話和官方文件,從中試圖解讀出政策含義。

如今,Dan Wang表示,他在特朗普和習近平身上看到了相似之處:他們的支持者盲目信任領導人、妖魔化外國人,並樂於通過威脅移民和少數群體的社會地位來制造不安。

“我們在美國看到的是一種沒有好處的威權主義。”他說。

在他看來,“好處”是指高鐵、運作良好的城市,以及政治與經濟的穩定。

Dan Wang在他的新書《Breakneck:中國工程未來的追求》中主張,如果美國想要繼續維持超級大國地位,就必須研究中國。但美國必須學對東西,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建設。

在這本書中,Dan Wang指出,中美之間的關鍵差異在於:中國是由工程師治理的——2002年,政治局常委九名成員全部有工程背景——而美國則是由律師主導。

中國重視建設大型公共工程,如橋梁、水壩、機場,也注重制造玩具和iPhone等產品;而美國擅長制定和執行規則。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律師群體曾有效制衡過技術官僚政權,阻止了對環境的破壞、對城市社區的肆意侵占,以及使美國深陷越戰的傾向,因此當時“規則優先”的模式是有益的。

但Dan Wang認為,如今規則制定已經過頭,反而妨礙了美國追趕競爭對手的能力。

在這一點上,Dan Wang的觀點與《富足》一書不謀而合。這本由埃茲拉·克萊因和德裡克·湯普森合著的暢銷書,呼吁美國決策者削減繁瑣程序、擴大住房和交通供給。然而,Dan Wang的書並非政策論綱,更像是一場對中國“工程優先”社會的實地巡禮——其中既有高鐵和無人機這樣的成就,也有獨生子女政策和“清零”政策這樣的弊端,甚至還有一些“丑陋”的產物,比如對歐洲小鎮廣場的無意義復制,以及對人權的侵犯。


如果美國要贏過中國,Dan Wang認為,必須先理解中國。這意味著要摒棄華盛頓和硅谷兜售的那些過於簡化的說法。

“我認為關於中國的所有敘事總是錯的。”他說。比如,現在還有人認為中國只會模仿、不會創新——在TikTok、DeepSeek和比亞迪的時代,這種說法顯得非常荒謬。

他也不認同另一種極端,即中國是注定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頭號強國的不可阻擋的巨獸。

Dan Wang拒絕套用傳統的中國分析框架——自由派或保守派、鷹派或鴿派。他不願給出現成答案(除了對火鍋的看法,他稱其“難吃”)。

他這種特立獨行的視角來自他的親身經歷。在書中——以及我們在他巴黎度假時的Zoom通話中——他都表現出對政治和經濟體制變幻如何塑造國家與個體命運的深刻理解,包括他自己的人生軌跡。

離開舊金山

Dan Wang今年不到33歲,出生於中國西南的雲南。這個地區遠離權力中心,因此相對自由。他的父親是軟件開發人員,母親是廣播電視主持人。小時候他患有血液疾病和肺部問題,導致與同齡人交往不多。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5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4 秒